快來按~❤

目前分類:❥寶寶副食品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愛上健康食物  
孩子不吃正餐,愛吃零食,總讓許多父母傷透腦筋。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,「十個小秘訣」讓孩子愛上健康食物。

✔「十個小秘訣」讓孩子愛上健康食物
1、多看多聽多試:讓孩子從小多接觸各種食物,藉由熟悉各種食物的顏色及形狀,解說內含營養對健康的好處。

2、多鼓勵不強迫:讓孩子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健康食物,再搭配一兩樣新食材,鼓勵孩子嚐試並自行決定吃多少及剩多少。

3、好看更好吃:運用好看的顏色、擺盤和餐具擺設,引起孩子的興趣。

4、好心情好胃口;不在餐桌上訓話!與孩子聊聊趣事,心情開朗,食物也會變好吃。

5、參與改變一切:與孩子一同準備餐食,不但能讓孩子有成就感,還懂得珍惜食物。

6、食物變身秀:換個方式煮出美味!變化烹調方式保持食物新鮮感,訓練孩子的多元口味。

7、想像力量大:用劇情引導孩子嚐試食物,玩出好食慾的同時,還能夠激發想像力。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吃鎂比補鈣更重要  
☞ 處於快速發育時期的兒童,最明顯的成長特徵就在身高的部分,許多爸媽都希望小孩長越高越好,因此總督促小孩多喝牛奶。
✡ 然而事實上研究發現,多吃南瓜子、香蕉、鮭魚、杏仁等,比從牛奶補充鈣質更為重要。
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導指出,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兒科學術協會(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ies)年度會議上,研究學者指出雖然鈣質也是人體重要營養素,但是鎂才是影響小孩骨質密度、重量的關鍵礦物質。研究對象為4~8歲的兒童,除了有兩天會在醫院中作的飲食內容精密計算、小孩體內的鈣質、鎂含量之外,其餘時間由家長記錄兒童每天的飲食情況。

✔ 兒童鎂、鈣攝取量 影響骨質密度

☞ 經由精密的計算,可以保證所有兒童在鈣質與鎂的攝取量都相同,研究最後藉由測量兒童尿液樣本中的鎂、鈣含量,可以得知體內吸收的含量多寡;並由此得知鎂的攝取量對於骨質的影響更甚於鈣。

✡ 而富含鎂的食物例如包括:玉米、黑豆、紫菜、杏仁等,而小孩較容易接受的鮭魚、燕麥、南瓜子、香蕉也是富含鎂的食物。休斯頓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史蒂芬亞伯拉罕(Steven Abrams)也表示,雖然鈣質對骨骼也很重要,但是事實上會左右發展好壞的,鎂可能更為重要。

(內容摘自《高人醫等健康部落格》)

 

 
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到六月吃副食品  

☞ 母乳哺育與副食品攝取問題,引發醫界不同看法。
✓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世界衛生組織都認同純母乳哺育至少到6個月。
✓台灣兒科醫學會雖表示支持,不過依據臨床經驗發現,新生兒喝純母乳,4個月後,新生兒會出現缺鐵性貧血、維生素D缺乏情況。

✔ 台灣兒科醫學會李秉穎醫師公開建議新生兒母親,4至6個月後,可以餵食副食品,且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,但不建議純母乳哺育超過6個月。

☞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、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,8日上午在出席「嬰兒哺育政策實證」研討會中,針對嬰兒副食品與營養素的使用時機,提出以下看法。

✎ 李秉穎醫師指出,人類屬於哺乳類動物,哺餵母乳是自然且健康行為,但由於現代女性身兼數職,加上配方奶過去在傳播媒體大肆廣告下,哺餵母乳反而變成要被鼓勵及認證。
特別是自民國90年開始母嬰親善認證,在這制度下,醫療單位開始拒絕奶粉公司贊助,為母嬰親善工作努力。去年通過母嬰親善認證醫療機構出生涵蓋率是71.4%,住院期間純母乳哺餵率達43.6%,總母乳哺餵率達96.2%。

但是過於強調親餵母乳重要性,可能對因為各種因素而無法親餵母乳的媽媽,造成精神上愧疚感,對母嬰親善政策目標執行上,出現反效果。
最近在台大醫院門診中,遇到2個病例,一是純母乳週歲男嬰因缺乏維生素D引起佝僂病,另一是6個月大純母乳女嬰出現缺鐵性貧血。

✎ 臨床發現,6個月後才給餵食副食品,可能會有缺鐵與缺鈣情況,可能會造成缺鐵性貧血、影響腦部神經發育等後遺症。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原則上添加副食品的程序是:先給流質(湯汁)之後半流質(糊狀)、半固體(泥狀)最後才給固體食物。一般而言,可粗分為三個階段:流質食物階段(4~6個月)、半固體食物階段(7~9個月)、固體食物階段(10-12個月)。

在添加副食品時要遵守以下重要原則:
(1)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,且要由少量開始試吃,濃度也應由稀漸濃,質地由細到粗。
(2)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時,應注意寶寶的大便及皮膚狀況的變化。若餵食3~5 天後沒有不良反應(如:拉肚子、嘔吐、皮膚起疹子等),適應以後,再與其他已適應之多類食物輪流餵食。若有腹瀉、皮膚起紅疹等現象,應立即停止禁食該副食品,並帶寶寶至小兒科醫師處診療。
(3)可幫寶寶準備一副專用碗或學習杯,以湯匙餵食,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。
(4)餵食寶寶應以輕鬆愉快的態度,有耐心的餵寶寶,千萬不要強迫餵食。餵食時,食物應放在舌部中央,便於吞嚥,開始時嬰兒可能將食物吐出,此不表示其厭惡該食物,而是吞嚥技巧不夠純熟之故。

製作副食品時的注意事項:
(1)製作副食品時,首重衛生,須將雙手、食物、器具都要洗乾淨。
(2)選用新鮮、天然的食物為主,並且需避免油膩或脂肪較多、辛辣刺激、纖維較粗或筋較多的食物。
(3)烹調時,儘量不添加調味品,且不能以照顧者的口味來調味,以免食物有過甜或過鹹的情形。
(4)食物溫度要適當,避免燙到了小寶寶的舌頭。

(文章引用:好媽媽網站)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◎滿月後開始有以下明顯的症狀,就要懷疑寶寶是過敏兒 
1.呼吸道:打噴嚏、鼻塞、喘鳴、久咳 
2.皮膚:乾燥、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 
3.腸胃道:脹氣、腹絞痛、食慾不振、夜哭、嘔吐、腹瀉、便秘 
4.初生時胎兒臍帶血IgE>1.0mg/dl

◎過敏體質與遺傳有關 
1.父母親之一有過敏疾病-過敏兒的機率:1/3
2.父母親雙方有過敏疾病-過敏兒的機率:2/3 
3.第一胎是過敏兒、第二胎是過敏兒的機率:100%

◎過敏體質與環境有關
過渡工業化的結果,過敏兒比率由1992年的10%增至2002年的20%,現在每四個孩童就有一個過敏兒。

◎如何降低下一胎過敏兒機率 
懷孕期與授乳期間禁食易致敏食物:花生、巧克力、有殼海鮮、禁止抽煙、多喝益生菌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▼取出一塊昆布。

▼將昆布剪成長條狀,這樣比較比較容易讓湯入味且方便等等夾起。

▼放入材魚,等高湯滾就可以關火。

▼將米洗好放在旁邊等高湯入味。

▼靜置10~15分鐘將昆布與材魚撈起。

(昆布跟材魚只是煮高湯用並沒有要給寶寶吃唷)

▼將高湯倒入剛剛已經洗好的米中,米與高湯比例大約1:6。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-----莧菜的營養------

 

含鈣量 不輸給牛奶

 

含鐵量 比豬肝還高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莧菜許多媽咪都搭配吻仔魚,因為波波還沒嘗試過其他肉類,所以我們這次改搭配"雞肉"

 

這一次有幾個特別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,小編將以★標記備註!

 

★請掌握添加一次增加一種副食品的原則給寶寶。(因為小編的寶寶除了雞肉沒嘗試過,其他皆以吃過了)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★咀嚼能力差,對於寶寶未來的進食習慣、營養吸收以及牙齒發育都會有影響,因此,家長從4個月大開始,就要特別注意寶寶咀嚼能力的訓練。

最佳訓練時機

◎大約到了7個月大,寶寶也開始長牙了,此時期寶寶咀嚼及吞嚥的能力會較前一個階段更進步,寶寶會嘗試以牙床進行上下咀嚼食物的動作,而且,寶寶主動進食的欲望也會增強,有時看到別人在吃東西,他也會做出想要嚐一嚐的表情時,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咀嚼能力囉!

 

 

 

訓練咀嚼能力的好處

1.讓寶寶順利從副食品慢慢轉為成人化的食物。

2.有利於腸胃功能的發育。

3.有利於寶寶的營養吸收。

4.有助於牙齒的發育及排列。

5.有助於臉部、口腔肌肉的生長。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把握關鍵期訓練咀嚼和吞嚥技巧是預防幼兒偏食的第一步

 

       ★六到十二個月的嬰兒是發展咀嚼和吞嚥技巧的關鍵期,錯過這段期間才開始訓練往往事倍功半,所以從寶寶開始會坐以後就可以開始偶而用湯匙餵食,年紀稍長則可以慢慢學習用杯子。

       ★食材盡可能選用天然無任何加工,另外切記不用調味,別讓寶寶從小就養成了重口味,且寶寶的腎臟尚未成熟,太多鹽分對寶寶來說更是個負擔。

       ★循序漸進的把各種食物,一次介入一種,濃度由稀到濃,質地由軟而硬。液態→泥→固態(舌頭可以抿爛),剛開始餵食寶寶不用太著急,先慢慢的從20ml開始慢慢添加到寶寶可以接受的量,寶寶第一次嚐試副食品吃的少是正常的,別因此挫敗認為寶寶不愛吃,慢慢來不用急!

     今天下午小編突然心血來潮,心想著大多寶寶不喜歡青菜的味道,『寶寶偏食不吃青菜』應該讓很多馬麻很頭痛吧!

那麼波媽就來教教大家如何讓寶寶不偏食吧!

小編波媽使出了怪招~嘿嘿嘿..........今天的下午茶就選定莧菜泥吧!

(老實說,波媽也覺得下午茶吃青菜真的有些怪怪的~)

 

▲還是擔心菜味太重會被波仔打槍,另外加了南瓜泥磚增加甜味!

 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~9個月的寶寶副食品

 

◎南瓜每100g含2.4mg的β胡蘿蔔素,可由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,維生素A和蛋白質結合可形成視蛋白,在視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,一旦缺乏,會導致夜盲,甚至全盲的嚴重後果。

而南瓜所含的維生素B6和鐵,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,而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,有了它能讓Baby思考清晰,提升學習能力!

◎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B、C及礦物質,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,可溶性纖維、葉黃素和磷、鉀、鈣、鎂、鋅、硅等微量元素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▼Step1.將米洗乾淨,米與水的比例大約1:5左右。因為南瓜含有水份所以1:5會比較剛好。

 

 

▼Step2.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成熟,南掛記得要削皮去籽唷!

文章標籤

媽媽日記の波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